第250章 给庄稼人看的农书
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,流传后世的便有三百多种。
在这三百多种农书中,尤以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农桑辑要》、《王祯农书》、《农政全书》和《授时通考》内容最丰,影响最大,称为“五大农书”。
按照正常的思 维,越是年代在后的书,收集的知识越多,技术也更先进。
但徐齐霖在后世好歹从事过农业,知道一些对农书的评价,也了解现在的人们的知识水平,认为编一部厚厚的农民,只是在理论界能扬名,却根本不实用。
而历史上对于农书评价极高的,却是元朝鲁明善的《农桑衣食撮要》。
别看是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,对农业不重视,鲁明善还是少数民族,但就是这么令人称奇。他编写的这本只有一万多字的农书,却成了明朝初建时的救命稻草。
据说,朱元璋为了改变王朝初建、农业凋零的局面,特意官刻印刷《农桑衣食撮要》,并发给州、县官员人手一本,以其作为指导性文件,恢复振兴农业。
为什么《农桑衣食撮要》这么厉害,历史上评价那么高呢?
关键便在于它的字数少,不深奥,通俗易懂。号称是识字的就能看懂,不识字的听别人讲也能学会。
通
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