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28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

》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“

    而“格物致知”,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思 想的一个重要概念,也是儒家专门研究“物之理”的学科。

    但格物与物理,或者准确的说“科学研究”却并不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儒家的“格物致知”并不在乎物理方面懂多少,不在乎什么定理,而是在于通过格物,完成人与物(事理)的高度融合,达到生命的至圣之境。

    比如王阳明格竹的故事,死盯着竹子数天数夜,格到吐血昏厥,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。

    还有曹冲称象的故事,世人皆赞叹曹冲的聪慧,却没有象阿基米德那样在浴池中灵感爆发,发明浮力定律。

    为什么西方人格球、格水,能总结出自由落体和浮力定律,王阳明格竹就只能格到吐血呢?

    其实,这主要是格物致知只讲究观察,是为了创造出知识再来影响自己观察的结果;西方则不同,讲究实验,讲究分析,更接近于实验科学主义。

    既然格物和物理不能混而一谈,有没有其他的物理专著来阐述原理,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脱离经验主义呢?

    在徐齐霖看来,还真是没有。尽管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有着相当的成就,但发展不能持
 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