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598 急进的大明

职15年后就不得因为特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,所以大量私企就以裁员为借口,裁掉了大量为他们工作了十二三年的员工。而这些四十多岁的劳工,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,难以同那些二十岁左右,拥有至少中专、大专,甚至本科学历的年轻人竞争。

    借助着这一次的战争,张煌言执行了激进的财政政策,虽然不能叫大水漫灌,但是却确实一口气向已经疲乏的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国家订单。甚至配合着战争需求,张煌言还要求各省展开第二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,各地都出现了建造新开发区的情况,新建港口、新建机场、新建铁路、新建住宅区,张相通过此类方法吸纳大量的劳动力,同时也是推动大明的建设。

    按照他的想法,大明的发展还远没到尽头,制造业的过热一大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宏观调控,而且作为首要经济需求的大明国家,在最近的五到七年内太过佛性,而且多少有些懈怠了。

    这是大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局面,大明过于庞大,本土和各殖民地都在发展,分摊起来就可能出现平均主义。

    大爆二十个集团军的的扩军计划,自然也需要数量庞大的民用产业和工人、农民们去供养,大明一直以来都具备这个能力,只是没有利用充分。


 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