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六十一章 战略安排

    “贯高制”与“石高制”的优劣很难说的清楚,但较为普遍的认知是,在畿内一些传统上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,普遍采取了“石高制”,而岛国东部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,大名们开始陆续推行“贯高制”,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后北条家。

    其实此时的“贯高制”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掠夺手段存在的,通过贯石的比价变化实现领主利益最大化,再配合一定程度的“贯纳”规定,使得银钱最大程度汇集到领主手中,领主再使用银钱到近畿或者西国购买需要的商品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出现较晚的“贯高制”并不比“石高制”更为高明,仅仅是政治上需要,就提高领地管理水平而言意义不大。在后世的历史上,“三杰”在统一岛国后,基本都选择废除了短暂存在于历史的“贯高制”,统一在全国施行“石高制”。

    目前,自后北条家开始,关东地区施行贯高、贯纳不是百分百贯纳成为趋势,为各家大名筹集了重要的军费,提供了前往西国采购紧缺物资的条件,也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。但景光与各家不同,现在足利长尾家能够铸钱了,而且是仿制的品相较好的“永乐通宝”钱,对从民间搜刮集中银钱的需求不那么迫切,相反稻米作为一种战略物资,反而显得更
 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