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二百二十八章 平羌策论

苗,姜姓之别也。说羌人是远古大族,炎帝之后,其国近南岳,也就是荆南,后迁西北。

    形成于今青藏高原、黄土高原地区,和汉人的关系极深。以羊为图腾,关于“羌”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商代,商末时曾随周武王伐纣。如乌孙、月氏等都属羌人。

    此时的羌乱为西羌,多是秦时的一名奴隶羌,无弋爰劒之后。数百年来,其子孙支分,有一百五十余种之多。族名有先零、烧当、卑湳、卑禾、婼、参狼、钟等,在今益州境内还有白马羌、牦牛羌等。

    平羌策中说的生乱之因是:边军将帅断盗牢廪私自润入,皆以珍宝货赂左右,上下放纵,不恤军事,士卒不得其死,白骨相望于野。边郡长官则多杀降羌,倚恃权贵,不遵法度。有的县吏略羌人妇,以致引起羌人反抗。酋豪泣血,惊惧生变,是以安不能久,败则经年。

    而朝廷决策者既不讲究安抚,而是频繁征羌人当兵服役。将帅对羌人也多欺凌讹诈,羌人饱受官吏豪强的役使和折磨,至于精疲力竭。当时讨伐羌人的将帅,不仅驱使汉人打羌人,而且也往往诱使羌人当兵打其他少数民族或羌人。

    其实,羌人并非不知是非好歹,而一味入寇、杀掠。比如皇甫规和张奂都是以镇压羌人而出名的将
 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