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
侠、周元以及柴建他们都没有强烈挽留他在襄城主持局面,也是基于此,认为河淮战事最终的结果不论是他们预测的哪种情况,他们应该都还能控制襄城的局面,不至于恶化到无以收拾的地步。
河淮战事拖延到明年春后,参加双方应该是势均力敌,都没有露出什么大的破绽,也没能抓住对方的破绽打歼灭战;而在年底之前结束战事,棠邑受重创,那棠邑乃是北面据颍西及河洛残地的西梁军,更需要荆襄军的存在,以牵制楚军主力,防止金陵对棠邑进行削藩;倘若东梁军受重创,棠邑在年前大获全胜,那就应该轮到金陵担心招讨军进剿襄北不利,会不会刺激韩谦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了。
谁能想到河淮战事,双方在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,就在涡水西岸集结逾二十四五万的精锐兵马,最终竟然就这样结束了?
雷声是那么大,最终雨点这么小?
韩谦通过在陈汴通道西翼铺设浮栈,将汴京军民接出来,一场战前无数人预估将极其惨烈的战事,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?
然而仔细想来,东梁军联合蒙兀骑兵,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,棠邑军都将汴京军民接出来,其主力退缩出来,也不可能再仓促北上,在冰天雪地的颍涡之间,与东梁军及蒙兀
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