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3章:九九重阳再交锋
“重阳”得名于《易经》中的“阳爻为九”。在《易经》中,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又为“极数”,指天之高为“九重”。“九”为老阳,是阳的极数,两个阳极数叠加在一起,代表九九归一、一元肇始、万象更新的意思。因此日月皆九的九月初九这一天是“两九相重”,故曰“重九”,同时又是两个极阳之数合在一起,故称之“重阳”。
早在战国时代,重阳已受人们重视,但流传面不广,到至魏晋时,重阳被认为是“清气上扬、浊气下沉”的时节,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,于是“重阳登高畅享清气”便成了民俗事象,此后重阳这天的节日氛围渐浓,开始出现了赏菊、饮酒习俗,倍受文人墨客吟咏。
可是重阳节这天不管怎么热闹,直到隋文帝时期仍旧只是一种民间习俗,但杨广和他父亲杨坚不同,他的骨子里有文人的理想和浪漫气质,十分喜欢这种意味深远的文化活动,并将之定为正式节假日,从此以后,宫廷、民间开始一起庆祝重阳节,一大早就举办祭天帝、祭祖仪式,以谢天帝、祖先馈赠之恩。然后进行登高远眺、观赏菊花、采中草药、遍插茱萸、制药酒养生、饮菊花酒等等活动。
而杨侗这个伪文人,对传统节日也十分重视,不仅在杨广的基
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