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六章: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
和把握此天地万物之先天契机,则成道不难矣。
古人说:“无情何必生斯世,有好终须累此身”,有你我就有感情,有感情就有烦恼,有烦恼就有是非,有是非就有痛苦。因情受苦,忘情更难。然而一如道德经所载之“太上忘情”,却并非无情,而是大慈大悲,无偏无私的大情,譬如天地生育万物,平等无差,不求回报。
……
这世间有一种人,你认为他们很笨,其实这种人倒是真智慧,早已领悟到“道”的人。
有些人,他们也许不信宗教,亦不信道,但内心无形中却有一个可畏、可敬的东西。
有这样一种人,他们出生乡曲地方,默默无闻,虽然一辈子没读过书,但却能在思想上朴实归真到了一个深远的境界。当他们遭遇到痛苦时,就会痛痛快快哭一阵,想想自己命苦就算了。尤其在偏远的落后地区,看到茅屋破寮里头,有些老人家,穿得破破烂烂,食不果腹,有一餐没一餐的,日子苦死了。你问他:“为什么不住儿子家养老?”他很轻松回答说:“我这一生注定命苦,只有认命!”真令人听了肃然起敬。他们比谁都懂得人生哲学,“认了”就好了。当然,这里并不是要倡导认命由天、也不是传扬什么礼教思想,只是想说一下人在
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